蠕動泵(Peristaltic Pump)是切向流過濾(TFF)系統中實現流體輸送和循環的核心組件之一,其獨特的工作原理和設計使其在生物制藥、食品加工等領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以下從原理、功能、優勢及實際應用角度詳細解析其作用。
一、蠕動泵的工作原理
蠕動泵通過周期性擠壓軟管實現流體輸送:
- ?機械擠壓:泵頭中的滾輪或壓塊按順序擠壓彈性軟管,推動管內流體單向流動。
- ?無接觸傳輸:流體僅接觸軟管內壁,避免泵體污染,適合無菌或高純度工藝。
- ?流量可調:通過調節轉速(RPM)或更換不同管徑的軟管,精確控制流量(0.1 mL/min~50 L/min)。
二、在切向流中的關鍵作用
在TFF系統中,蠕動泵主要承擔以下功能:
-
?驅動切向流動,提供剪切力
- ?平行流動控制:通過調節泵速,控制料液沿膜表面流動的線速度(通常0.5~3 m/s),形成足夠的剪切力沖刷膜表面,防止顆粒沉積和膜堵塞。
- ?動態抗污染:剪切力與跨膜壓力(TMP)協同作用,維持膜通量穩定,延長膜壽命。
-
?循環料液,維持系統連續性
- ?閉路循環:將截留液(保留液)重新導入進料罐,形成循環回路,實現連續濃縮或透析。
- ?高粘度處理:通過調節泵速適應高粘度料液(如細胞裂解液或脂質體懸浮液),避免流動停滯。
-
?調節跨膜壓力(TMP)?
- ?壓力平衡:TMP由進液端壓力(泵輸出壓力)與濾液端壓力(背壓閥控制)共同決定。
- ?優化分離效率:通過調整泵速和背壓閥,維持TMP(通常1~5 bar),平衡通量與膜污染速率。
-
?保障無菌性與生物相容性
- ?無污染風險:流體僅接觸一次性軟管,避免交叉污染,符合cGMP要求。
- ?溫和輸送:低剪切力模式(如使用寬滾輪)保護敏感生物制品(如細胞、外泌體)的活性。
三、與其他泵的對比
?泵類型 | ?適用場景 | ?在TFF中的局限性 |
---|---|---|
?蠕動泵 | 無菌工藝、高純度料液、實驗室到中試 | 脈動流可能需加緩沖器;軟管需定期更換 |
?離心泵 | 工業大規模、低粘度料液 | 難以密封,污染風險高;剪切力過大 |
?隔膜泵 | 高壓、精確流量控制 | 死體積大,清洗困難;可能引入金屬離子 |
四、實際應用中的注意事項
-
?軟管選擇
- ?材質:硅膠管(生物相容性高)、PharMed® BPT(耐酸堿、低蛋白吸附)。
- ?壽命:定期更換(通常每50~200小時)以防止破裂或流量偏差。
-
?脈動流的處理
- 添加脈動緩沖器(如氣囊或阻尼器)平滑流量,避免膜表面剪切力波動。
- 采用多滾輪設計(如3~8滾輪)減少脈沖幅度。
-
?泵速與剪切力優化
- 高剪切力需求(如病毒純化):提高泵速,但需避免損傷產物。
- 低剪切力需求(如細胞灌流培養):降低泵速,使用大管徑軟管。
-
?規模擴展
- ?線性放大:保持剪切力(通過相同線速度)和TMP恒定,僅增加膜面積。
- ?多泵并聯:工業級TFF系統可能使用多臺蠕動泵同步運行。
五、典型應用場景
-
?單克隆抗體生產
- 使用蠕動泵循環抗體溶液,結合30 kDa超濾膜包濃縮至目標濃度。
- 低速運行(避免抗體聚集),同時維持TMP在2~3 bar。
-
?細胞灌流培養
- 中空纖維TFF系統中,蠕動泵以低剪切模式連續移除代謝廢物,保留細胞。
- 例如:Repligen XCell ATF系統,泵速根據細胞密度自動調節。
-
?脂質納米顆粒(LNP)純化
- 高剪切力下(泵速>200 RPM)防止脂質體聚集,同時通過100 kDa膜包去除游離mRNA。
六、優缺點總結
?優點 | ?缺點 |
---|---|
完全隔離流體與泵體,無污染風險 | 軟管需定期更換,增加耗材成本 |
流量調節范圍廣,適合多種規模 | 高精度流量控制需校準 |
低剪切力選項保護敏感生物分子 | 高粘度料液可能導致軟管過度磨損 |
易清潔和滅菌(可整體高溫高壓) | 脈動流可能影響系統穩定性 |
七、未來發展方向
- ?智能泵控系統:集成流量傳感器和反饋控制,實時調節泵速以穩定TMP。
- ?長壽命軟管材料:如TPU(熱塑性聚氨酯)提升耐化學性和耐磨性。
- ?微型化設計:用于微流控TFF芯片,滿足基因治療等小體積高價值產品的需求。